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
【发布日期:2023-04-25】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

“一划两案”

省、市、区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

学校名称

莆田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其他

李航

联系电话

13850201696

 

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

每校确立一位学校首席信息官(CIO),由正校长、或主管教学或信息化工作的副校长担任。

姓名

学历

职称/职务

任教学科

主要职责

朱国粦

本科

高讲/校长

语文

主持学校全面工作、主抓信息化建设

李航

本科

高讲/副校长

数学

主抓教学和作息化建设

陈金文

本科

高讲/教务主任

会计

组织

学校信息化培训团队

姓名

学历

职称/职务

任教学科

主要职责

王鹏

本科

高讲/信管处主任

体育

组织

黄忠志

本科

高讲/信管处副主任

计算机

组织

姚颖

本科

信息科教研组长

计算机

实施、收集材料

李诗颖

本科

机械科教研组长

机械

实施、收集材料

方丽芳

本科

财经科教研组长

财经

实施、收集材料

黄兴

本科

艺术科教研组长

艺术

实施、收集材料

许冰萍

本科

数学组教研组长

数学

实施、收集材料

许俊芳

本科

语文组教研组长

语文

实施、收集材料

方晓萍

本科

英语组教研组长

英语

实施、收集材料

陈丽萍

本科

德育组教研组长

德育

实施、收集材料

团队建设情况


 

莆田侨职各组信息技术2.0培训骨干团队

教研组名称

组长

成员姓名

计算机组

姚颖

徐梦雅 林晓冬 林秋月 许华芳  何超 林颖婷 谢新航

财会组

方丽芳

佘玉妹 姚姗姗 郑理 郑蕾 李姗姗 林世妹 陈雅卿  林伟楷      郑惠  李雅婷  林斯坦

机械组

李思颖

林志宝 谢玲玲 何杰  蔡明勇  梁冬冬 李钱贵 蔡健航 刘喜姬

艺术组

黄兴

徐蓉 陈芳 赵红艳  辛雯昕

语文组

许俊芳

林文献  陈灿雄  陈美芳  魏黎榕  曾慧华

数学组

 许冰萍

李航 林晨

英语组

方晓萍

庄碧群 陈泓烨  陈焓璐  吴少芬 关振霞  

思政组

陈丽萍

郑福秀 邹良美 程凌燕 梁艳萍 胡群芳 

体育组

王鹏

姚瑞祥 佘腾港  李眺勇  

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

2021年-2024年)


 

(一)学校简介(学校的建校历史、办学理念与传统、现有班级数、在校生人数、教师总人数、校园及建筑面积、特色优势学科、主要荣誉奖项等基本情况)

1学校发展历史

福建省莆田华侨职业中专学校始创于1957年,1990年开始举办职业高中,2008年升格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20年评为福建省示范性现代中等职业学校

2学校现状

校园占地面积近200亩,建筑面积66490.8平方米,实训设备总值2000多万元。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数3200多人,年短期培训3000多人次;开设有加工制造、财经商贸、信息技术、文化艺术、教育等五大类11个专业,现有省级重点专业2个,市级重点专业3个,其中两个专业入选福建省职业教育改革试点项目,一个专业列为省级“创建国家示范专业” 学校是省级文明校园、省级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学校现为莆田市财经商贸职教集团牵头单位,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国家级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省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市级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等,是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省第三批1+X证书制度试学校。

(二)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

1.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条件一览表

序号维度内容有/无自我评价(数值或比例)1网络条件学校互联网情况有 WIFI覆盖情况有全覆盖2硬件环境学校多媒体(白板)教室有58间配备平板等学生终端教室有16间专用录播教室有1间教师配备办公电脑有各一台VR教室有1间3D打印机有1部创客教室有1间机器人教室有03软件资源平台在线教学平台有1在线阅卷平台无0在线教研平台无0办公管理平台无04教师队伍学校40周岁以下教师比例有43.5%教师达到本科学历情况有100%信息中心专职教师人数有235支持条件学生信息化素养程度有86%家长对信息化应用支持态度有68%6其他设施   

 

2.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校的信息化教学环境种类,可多选(在下面£中打“√”):

RA.多媒体教学环境:有投影仪、电视或交互式电子白板、交互式一体机的教学环境等,无网络或网络条件一般,重点支持教师集体教。

RB.混合学习环境:网络较好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网络教学环境、移动学习环境等,重点支持学生集体学。

£C.智慧学习环境:有智能教育设备支持的学习环境,支持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与差异化学习。

(三)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情况

1.学生学情分析,备课资源搜索、下载与管理,教学设计撰写,课件和微课制作,课堂互动与学生参与伴随性数据采集。

教师年龄结构差别很大,信息水平参差不齐,我校 40 岁以上教师占到了全校教师的 56.5%,这部分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意识不强。大多数为信息技术能力测试中级和初级,教学中教师只用来简单的播放 PPT,交互功能使用较少。学校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提升的培训较少,没有充分调动教师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来提升教学质量的积极性。我校现有微机房15个,录播室1间,对我校信息化建设一定的推动。但是数量太少,没有普及。 2021年共有46人次13个作品参加莆田市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得了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7个的好成绩;且13个作品全部入选参加福建省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并获得了二等奖1个,三等奖6个的好成绩;2021年共有19人次参加莆田市中职教师教学技能竞赛,获得了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5个的好成绩。

 

2. 教师信息化水平

     本校98%以上的教师都能够熟练使用数字校园和超星等资源平台进行资源上传,编写电子教案、制作课件等,中青年教师能够录播视频和制作微课。信息化教学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

 

 

3. 学校数字化管理

1)泛雅网络教育平台

   2)数字校园

 

4.学校结合教学改革条件和优势,从以下五类信息化教学模式中选择2-3类主要的教学模式(在下面£中打“√”)。

R优化教学深度融合:在不改变当前学校以讲授启发为主的教学模式的前提下,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具体的教学环节进行优化,从而达到最令人满意的效果。

R翻转课堂个性学习:将知识传递置于课前,课上时间主要用来更多的“以教定学”开展互动、点评与分享。

£STEAM项目式学习: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在复杂、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问题分析与探究,通过制作作品来完成知识意义建构。

£数据驱动精准教学:依托互联网和学习分析技术,围绕着数据采集、分析和利用而实施的教学模式。

R在线学习同步课堂:师、生物理分离状态下基于互联网实施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四)本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在未来三年的发展愿景及各年度发展目标。

三年愿景

今后三年学校发展的愿景目标

1. 推进信息化教学各项课题研究,组织教师参与信息化教学比赛;

实现三个增值:学生增值——学业水平提高,良好习惯养成,责任意识增强;教师增值——教学理念更新,教学艺术娴熟,综合素质提高;学校增值——有形资产增加,教学质量提高,社会信誉度提升。

2. 加强信息技术类课程实践教学力度,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

落实三个目标:学生学业水平“出众”、教师教学业绩“出色”、学校教育质量“出名”。

年度目标

第一年

年度目标与工作措施(20218月——20227月)

1.升级多媒体设备,建成数字化教室2个;制定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方案,采购实训仿真设备,开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制定融媒体教材、网络课程建设方案,健全信息化教学资源管理制度。

2.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建设一支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落实名师培养工程,通过用制度定人、用奖励激人、用研修育人、用比赛练人、用评课促人,引领教师、激励教师、发展教师、成就教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成长。(附本校教学能力大赛方案)

3.组织开展信息化教学培训2次,组织教师参与信息化教学比赛获省级三等奖以上奖励。

4.加强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公共必修课教学,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计算机应用基础)合格率达90%以上。

第二年

年度目标与工作措施(20228月——20237月)

1.建成仿真实训基地1个,建成数字化教室1个。

2.开发融媒体教材3本、网络课程8门、VR虚拟资源1套。

3.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与学新格局。

4 .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组织开展信息化教学培训2次,组织开展信息化教学课题研究1项,组织教师参与信息化教学比赛获省级三等奖以上奖励,落实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工作。

5.加强信息技术类课程实践教学力度,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计算机应用基础)合格率达92%以上。

 

第三年

年度目标与工作措施(20238月——20247月)

1.累计建成教学数字化教室5个、仿真实训基地3个,并投入使用。

2.累计建成融媒体教材10本、网络课程20门、VR虚拟资源2套,并投入使用。3.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与学新格局,促进自主、泛在、个性化学习。

4.加大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活动力度,打造智慧课堂2个。

5 .形成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优秀案例2个。

6.组织开展信息化教学培训2次,组织开展信息化教学课题研究1项,组织教师参与信息化教学比赛获省级二等奖以上奖励,持续落实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工作。

7.教师信息化素养显著提升,完成信息化教学课题研究2个,参加信息化教学比赛获省级一等奖以上奖励。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

整校推进方案


(一)教育信息化与学校发展结合点(根据以上对学校信息化环境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情况的分析,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理念与核心诉求,梳理信息化建设发展可能解决的学校管理问题、教师专业成长需求等,从多方面寻求提升工程2.0与学校发展目标的结合点)。

1、结合目标,展开相关信息技术培训。熟练使用相关技术软件,持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从而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2、结合研修课题有效展开线下教研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展开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推动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3、线上学习成果与教研结合,提升教师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设计和学法指导水平,从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水平。 

4、结合我校的“主题研讨课”、“微课制作大赛”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把信息技术与学科实行深度融合。

5、结合我校青蓝工程,年轻教师与中老年教师结成互助团队,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由蓝帮青转化为青帮蓝。年轻教师懂技术,中老年教师有经验,强强联合,打造好多媒体学习环境,努力开发混合型学习环境,向智慧型学习环境迈进,齐心协力打造智慧校园。

(三)校本培训助推本校教师提升信息技术2.0工程

1、校本培训安排表:

培训时间培训项目内容2021年11月23日下午集中观看信息技术2.0微能力测评作业提升直播2021年12月1日下午本校教研组长集中研讨教师在学习中存在的困惑2021年12月22日下午组织各教研组成员集中研讨信息技术微能力2022年元月12日下午阶段性总结和追踪教师学习的进度2022年3月中、下旬开展校内教学设计和片段教学比赛(融入微能力点)    

 

 


(二)根据学校信息化环境与教师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提升工程2.0与本校发展核心诉求,选择本校教师学习和参加校本应用考核的能力点范围。

(从以下30个微能力点中,选择15个以上能力点范围,所选能力点范围至少要覆盖“四学”维度中的三个维度,可在下面列表的£中打“√”)

 维度/环境A.多媒体教学环境B.混合学习环境C.智慧学习环境学情分析R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RB1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C1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 教学设计R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R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C2创造真实学习情境R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RB3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 RA4数字教育资源管理       学法指导R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RB4技术支持的发现与解决问题□C3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R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RB5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C4支持学生创造性学习与表达RA7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RB6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C5基于数据的个别化指导R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RB7家校交流与合作 RA9学生信息道德培养RB8公平管理技术资源 RA10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    学业评价RA11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RB9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C6应用数据分析模型RA12评价数据的伴随性采集RB10档案袋评价□C7创建数据分析微模型RA13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  

【注】A 多媒体教学环境     B 混合学习环境     C 智慧学习环境


(四)学校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保障机制

包括组织保障(领导小组)、制度保障(激励措施)、经费保障(硬件设备、教学、教研、管理平台的建设)。

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

组长:朱国粦

副组长:李航

成员:王鹏 陈金文,黄忠志,佘玉妹,林志宝

制度保障

教师全员必须按照上级相关规定和网络研修时间节点,完成相应网络研修和线下实践应用任务,培训结果与教师年度考核、教研业绩考核等挂钩。 凡未合格者或被上级通报影响学校考核的,一律按学校规章制度处理。

经费保障

教师培训所需经费学校应统筹考虑, 优先安排, 尽快建成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 充分利用已有的相关教育教学设施, 努力为校本培训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确保各项培训真正落到实处。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

校本应用考核方案 

 

(一)以评促学、以评促用

(收集教师形成案例成果的过程性资料、促进学科教研组打磨优秀案例成果的机制。)

1.注重收集教师形成案例成果的过程性资料。

2.在学科教研组内研讨中,打磨优秀案例成果。

3.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完善和反思课例研究成果

(二)尊重差异、分层评价

(针对不同教师群体的考核办法与激励方式)

1.合格标准要求:(要求全体教师必须达到)

(1)按时按量完成校本研修规定的所有学习内容。

(2)每人提交至少一份信息技术应用案例材料。

(3)在教研组(处室)内分享一次个人信息化教育教学应用案例。

2.优秀标准要求:(达到任意一项即可)

(1)由教研组(处室)推荐为校级优秀案例。

(2)将信息化应用教学方案以展示课的方式进行汇报交流。

(3)提交1篇信息化教育教学应用的专题论文。

(4)参与校级研修专题活动,并能承担相关课题、实践、研究任务。

3.特殊标准要求:教龄在25年以上的教师,可由本人提出,经学校领导小组讨论确认后,参与完成一份团体案例材料,即可为合格。

凡是随意不参加学校、科组、备课组组织的研修活动三次(及以上),又不提交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案例或不参加教研组一份团体案例材料者评为不合格。

(三)关注发展、鼓励创新

(对表现突出的教师个人或团体的激励措施,优秀案例成果展示分享方式等)

1.对虽未达到校级优秀案例标准,但在学科教学、信息技术等某一方面有创新想法,得到学科内老师一致认可的,学校为其在学科内搭建展示平台。不是骨干教师的列为骨干候选,着重培养。

2.个人或团体案例成果在学校进行展示,并优中选优,按照参训教师总人数的5%,遴选校级优秀案例上报区县。

(四)考核指标与评价方式

参考培训平台的考核评价方案······学校负责组织教师全员参与校本应用考核,每位教师在平台提交3个能力点的认证材料,由校级坊主进行考核评分,学校管理员审核,区管理员抽查。)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学校考核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依据省、区级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规范和指导全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工作,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

二、 考核内容

学校统一选择的两个微能力点(A2数字资源的获取与评价、A3演示文稿的设计制作),教研组根据教师情况自行选择的一个微能力点,鼓励中青年教师选择混合学习环境和智慧学习环境下的微能力点。

教研组选择微能力点德育组A2、A3、+自选1个微能力点语文组A2、A3、+自选1个微能力点数学组A2、A3、+自选1个微能力点英语组A2、A3、+自选1个微能力点财经组A2、A3、+自选1个微能力点机械组A2、A3、+自选1个微能力点信息组A2、A3、+自选1个微能力点艺术组A2、A3、+自选1个微能力点体育组A2、A3、+自选1个微能力点

三、 考核原则

1. 坚持整体推进与分类施策相结合。在科学设计、合理统筹安排的基础上,结合教师需求,分类分层分学科培训支持、推动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

2.坚持应用驱动与过程调控相结合。明确提升工程实施路径及环节,学、练、用、评一体,进行动态管理与过程调控,及时进行评价、反思与总结,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创新。3.坚持所学为所用,测评助学使信息技术切实服务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四、考核对象

所有参与研修的教师

五、考核方法

以线上线下综合考核作为考核的方法。线上25学时的学习占考核总分的40%,线下实践占60%。其中线下考核包括课堂教学占40%,组内教研活动占10%,提交研修成果10%

1.线上学习态度认真,不挂机,对所选的能力点深入钻研,并能在教学中得以应用,争取学有所获,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线上25学时的学习任务。

2.线下实践以各学科教研组教师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课堂教学、集体教研的参与情况和提交的研修成果的质量赋分。课堂: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组织教学,熟练运用各种多媒体设备,软件、app、小程序等辅助教学,教学效果好。(具体评分标准见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细则)

教研活动:各教研组能针对自己组所确定的能力点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所选的信息技术手段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并能在集体教研中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组内能互帮互学,年轻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与老师的教学经验有机融合(具体评价指标见集体教研互评和汇报课评价细则)成果提交:所提交的成果符合要求,真实有效。线下实践分三个等级:优秀:45——50分;良好:35——45分;合格:30--35分;不合格:30分以下。

六、考核形式

1.教研活动中的成绩,由同一教研组的教师互评打分。课堂实践成绩由学科主任常态课打分20%,教研课组内互评成绩40%,汇报课成绩40%

2.研修成果的考核由学科主任组织学科骨干教师组成考核小组在平台上对每位老师提交的成果赋分评价。

3.在线研修部分根据研修完成情况进行赋分。

七、考核细则

本校校本应用考核满分为100分,学员达到80分以上为合格,最终学员认证等级为优秀(90分以上)、合格、不合格,具体考核细则如下表:

测评模块测评内容权重测评要点描述分数认证等级数字校园平台20分资源建设20参与本校级校本资源建设、个人资源平台积极上传资源、至少上传资源5个(教学设计、课件、视频)  校本应用60分(线下)中职学校教师考核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201.教学主题说明要完整,描述所选主题的主要内容、面向对象、所处的教学环境。                                                        2.能够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制作演示文稿课件,内容科学准确,重点突出,图文排版美观大方,能够通过留白、动画、超链接等形式与学生活动。                                                 3.能够将演示文稿制作说明视频上传到研修平台。(采用录像、录屏等方式),描述演示文稿的制作过程并说明教学中如何使用。视频需出现老师的个人形象,时间不超过10分钟。   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201、问题描述:选取教学中某一主题,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对象,用简短的语言描述和当前课堂导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借助信息技术改进课堂导入的必要性。                                  2、课堂导入设计:针对选定的主题,提交一份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持的课堂导入设计,清晰的说明导入的目的及使用的媒体资源、工具等。                                                  3、课堂导入片段:提交与课堂导入设计相对应的课堂导入实录片段(不超过5分钟)。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201.微课程设计方案:教师自主选择一个知识点或技能点,撰写微课程设计方案,包括主题、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流程与内容设计以及实施思路。                                                            2.微视频:依据提交的微课程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手机、PPT、喀秋莎、EV录屏等软件)制作微课,微课内容突出教学重难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内容画面清晰流畅,运用策略得当。并上传到学校资源库,视频不超过10分钟。                                                             教研活动20分学校培训10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微课制作、希沃白板等信息技术工具等培训活动,撰写参训心得。  校本研修活动10积极参与学校教研组组织的教研活动。  

 

七、考核领导小组:

组长:朱国粦

副组长:李航

成员: 王鹏 黄忠志  各教研组长

职责: 制定各教研组(处室)校本研修计划,确定研修主题,11 月中旬前提交给学校领导小组。设定考核评价及激励机制, 组织开展校本应用考核,按要求提交优秀案例成果。

 

附件1

 

莆田侨职教师信息化教学比赛实施方案

各教研组: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涵江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等文件精神,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并为参加本年度莆田市中教师教学能力比赛选拔参赛选手和作品。经学校研究决定举行2021-2022年度莆田侨职信息化教学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比赛项目

信息化教学设计、无学生现场教学片段

二、比赛时间

报名及材料上交时间:2021年12月—2022年1月

现场演示时间:20221月中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三、参赛对象

45岁(含45岁)以下任课教师(其他教师可自愿参加)

四、比赛要求

本次比赛旨在考察教师按照现代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巧妙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资源,系统优化教学过程,运用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或者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能力。

1)教学设计应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数字化资源和信息化环境,在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动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效果的改善。

2)教学设计选择本学期教师所教学科的1-2课时、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任务模块的教学容进行设计,同时教学设计应体现“信息2.0培训”的30个微能力。教学设计应是参赛教师原创,并独立完成。

3)比赛应完成教学设计无学生现场教学片段;文字课件等材料,教师用自己的学习通账号在莆田侨职2022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网站登陆报名并在上传比赛作品http://ptqz123.contest.chaoxing.com/portal

五、奖项设置

本次信息化教学比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并按10%、20%、30%进行评奖

教务处、信管处

2021年12月12日星期日


附件2

信息化教学设计评分表

1)“教学设计方案”评分标准 

指标

内容与要求

分值

得分

教学设计或教学性

1.教学目标、容及要求准确,符合新大纲要求

40


2.所选教学容适合于体现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3.教学策略得当,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重难点问题或者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作用突出,教学效果显著

容呈现

1.教案写作规、完整、突出信息化教学特点

25


2.教学容表述准确,术语规

3.选用多媒体素材适当,表现方式合理

技术应用

1.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恰当,图、文、音、视、动画等多媒体形式运用合理

25


2.课件界面设计美观,布局合理,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新与实用

1.立意新颖,设计巧妙

10


2.适用于实际教学,有推广性

总分

100


加分项

教学设计中每体现一个微能力点加1分